产品展示

1992年,大会堂各省厅大规模翻修,一场各地展现实力的暗中较量

#优质作者榜#

引言

1959年,人民大会堂落成之后,于1984年前后,大会堂内部的个别省厅,分别对自家厅室进行了重新修缮。

或许有读者不了解,我简单的介绍一下,大会堂的主要厅室,譬如万人大礼堂、宴会厅等,这些厅室是直接指派给,有实力的单位或者省市进行重新修缮;而各地的省厅,则是由各地省市负责修缮。

因此,各地省厅的重新装修,也逐渐演化成了一场暗中的较量,也就是各地省市在经济发展情况、文化底蕴方面的诸多较量。

尤其是1992年,广东率先出手,抢占先机之后,各地纷纷跟进,不落下风。

广东抢占先机,其他省市铆足劲,要把广东厅比下去

或许,会有读者会不理解,为何各地省市非得要在大会堂的省厅较劲呢?这你就不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。要知道那会是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,地方上对外展示自身的窗口和门户很少,有的省市甚至于都没有可供展示的平台。

展开剩余89%

而大会堂省厅,无疑成了那个时代,各个省市对外展示自己的一个大平台,因此,各地省市才会在自家的省厅上面大作文章。当然了,如今媒体发达,尤其是新媒体崛起之后,可供展示的平台进入多样化阶段,也就不再局限于一个平台了。

因此,咱们不要以现在的时代眼光,去看待过往的历史,要着眼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去考量问题,一切就通畅了。

八十年代的时候,各地省厅都摆放着当地特有的精美工艺品,这些工艺品有些大会堂管理局直接征集的,不过,大多数都是当地自己选取最为代表地方特色的工艺品,陈列在自家厅室里。

可以说,除了在经济领域上的较量之外,大家伙都在拼自家的文化底蕴。因此,各地的省厅也就成了展示自己地方文化艺术的一个平台。

1992年,因为大会堂各厅室内部设施的老化问题,因此,管理局通知大伙,要对自家厅室进行改造装修了。而在这之前,广东其实早就率先出手,对广东厅进行了重新装饰,不仅给厅室安装了巨大的水晶玻璃吊灯,还更换了不少先进的设备。因此,在八十年代的时候,广东厅是34个省厅里面,最为豪华的一个省厅。

1992年,大会堂管理局发出重新修缮的消息后,各省市也是铆足了劲,非得把广东厅给比下去。

于是乎,在重新装修的时候,各省市也不满足于简单的表面改动,直接汇聚了本省最优秀的建筑、装修人才,对自家厅室进行一次大改造。从天花板的整体造型,到墙壁的设计,以及灯饰的样子等等。

可以说,1992年的这次重新修缮,是各地省市在各省经济发展情况、文化底蕴的一次暗中大较量。

各省厅装修介绍

当然了,局限于各省市当时的实际经济条件,他们对自家厅室的修缮和改造也是有限的。在此,我挑选出11个有代表性的省厅,为你讲述。

1、西藏厅:

限于经济实力有限,西藏厅最多的改进是在壁画方面,主要是以展示自身民族风采为主,这也是西藏当地的特色文化。因此,这个战略装修方向还是不错的,

厅室里面,重新绘制了一幅巨大的描绘藏区风情民俗的壁画,这个壁画布满了厅室的整个墙壁,一眼望去,四个字来形容:艳丽辉煌。

2、福建厅:

福建人一出手就了不得,直接让大会堂拆了一扇窗子。为了让主墙上的那幅《武夷之春》能顺利搬运进来,大会堂不得不拆了一扇窗子,这才腾出了空间。不得不说,福建人真是大手笔。

除此之外,还在厅室里安放了一个巨大的大理石壁雕,也是一个大手笔了;为了突出福建当地的文化,在正大门两侧的玻璃中,陈列了福建当地特有的软木雕作品。

3、新疆厅:

新疆人一出手也了不得,也是大手笔制作,就说当时重新铺设在厅室的大地毯,面积就有468平方米!这么一大个地毯,你猜多少人才能把它扛进大厅呢?

好家伙!当时直接动用了警卫部队的一个排,这才把这地毯扛进了大厅。

4、湖南厅:

湖南厅这次翻新,也是下了深功夫,湖南人这次对厅室的装修,侧重点在各种壁画方面,尤其是以湖南当地的湘绣作品为主。

之前,湖南厅迎宾的屏风画作是《孔雀开屏》,这次翻新后,更换了迎宾的画作,换成了《沁园春.长沙》,这是一幅湘绣作品。在迎宾屏风的背面,则是湘绣作品《张家界》,以张家界的自然景观为主。

除此之外,在侧门的屏风上,还有一幅湘绣作品,名为《岳阳楼》;湖南厅里面的《张家界》和《岳阳楼》这两幅湘绣作品,不仅是当时,放在当下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幅湘绣作品。

翻新之前的湖南厅,主要的色调是以暗红色为主,显得不够敞亮;翻新之后,换成了乳白色的主调色,灯具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换,这才让湖南厅显得亮堂了不少。

5、辽宁厅:

辽宁人对这495平方米厅室的翻修,侧重于这个角度:庄重、雄伟;尤其是对大厅里的那八根柱子进行了重新装饰,这八根金麻石柱子,不仅进行了抛光处理,还内置了反光暗槽,和厅室米黄色的墙面相呼应。

翻修后的辽宁厅,在东墙上新添了一幅名为《昌盛图》的画作,这幅画作描绘的是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新面貌。其画作的下部分由海浪组成,中间的半圆内,集中描绘了辽宁当地的新风貌。

沈阳有一个故宫,在西侧的屏风上,有一副《盛京颂》,描绘的就是沈阳故宫。

6、北京厅:

作为首都厅,北京厅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,有600平方米。这次翻修,北京也是下了大功夫,更换了大厅天花板的吊灯,换成了一盏直径有4米的圆型吸顶灯,材质使用的是水晶。

在东墙上,镶嵌的是一幅毛绣挂毯,名为《长城秋色》。顾名思义,描绘的是长城金秋时节的景色。

在南北两侧也新添了屏风,上面的画作是菊花和月季,这也是北京的市花,而画作里的国槐,是北京的国树。

7、四川厅:

川蜀之地也是个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地方,在四川厅495平方米的面积内,陈列了不少四川出土的青铜器,都是代表着古蜀文明。

除了展现古老蜀文明之外,四川厅里还有不少蜀绣作品,譬如在西面入口处的一幅作品,名为《芙蓉鲤鱼图》,这幅双面蜀绣,听其名字就很吉祥如意、万事美好。九寨沟也是四川的一大特色,在东门的入口处,有一幅描绘九寨沟瀑布的绒画作品。

和其他省厅比起来,四川厅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。

大会堂在举行全体会议期间,那些上了年龄,或者是行动不便,亦或是突发疾病的代表们,可以不用去规定的会场入座。在大会秘书处的安排下,入座于四川厅。不过,前提是需要各地的代表团们,提前把名单交给秘书处,好做统一的安排。

为了方便这些人在四川厅,也能实时了解会场动态,因此,四川厅内安装有闭路电视,实时播放会场的情况。

不过,倘若遇到需要代表们表决的会议,代表们就必须进入会场进行表决了。但是,考虑到有些代表的身体状况,会场内靠近四川厅的地方,专门设置有座位,贴心的安装有表决器。因此,那些行动不便的代表们,可以在此入座参与表决,不得不说,很是人性化。

8、广东厅:

因为之前,广东厅就进行过整修,因此,1992年的这次整修,广东厅的变化不是很大,只是在一些局部和细节上做出了调整和修改。

这次翻修,广东厅整体的设计思路,是以简洁、大方为主,四周的墙面和厅室内的8根圆柱子,都镶嵌了微晶玻璃。天花板改造成了悬浮式吊顶设计,3盏水晶材质的大吊灯,灯光一打,整个厅室瞬间亮堂无比。

9、上海厅:

上海厅的面积和北京厅一样,都是600平方米,在九十年代,上海的经济实力是一流的,上海人对上海厅的翻修也是下了狠功夫。

整体的翻修思路,就是庄重的同时,要彰显上海大都市的时代风貌,在那天花板上面,有35盏玉兰灯造型的大吊灯。白玉兰,是上海的市花,因此,厅室内少不了白玉兰作为装饰图案。譬如,地面上铺设的那330平方米的地毯上,点缀的就是白玉兰。

大厅主墙上的那一幅巨大的壁画,长8米,宽3米,名为《浦江两岸尽朝晖》。这幅作品采用的是纯毛绒制作,全是能工巧匠们,一针一线手工完成。

10、湖北厅:

湖北厅里最为显眼的一个陈列作品,是来自仙桃市贝雕大师路光荣先生的作品,名为《玉龙黄鹤舟》。这幅作品可谓无价之宝,是贝雕工艺的一绝。

1994年的时候,大会堂装修领导小组去湖北考察的时候,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作品,千里迢迢从湖北带回了北京。这幅作品总共运用了30多种雕刻技法,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术,以及玉、牙、木、石等雕刻艺术,让人一眼看上去,流连忘返于其巧妙的构图之中。

11、山东厅:

下图是2020年第三次重新设计和装修后的山东厅,1994年翻修的山东厅,目前很难找到对应的图片了。

当时对山东厅的翻修也主要是在更换壁画方面,其中,有这么三幅作品值得说道说道,一幅是《春潮图》,另一幅是《国色天香》;这两幅作品都是青岛画家执笔而成,经过层层评审之后,最后脱颖而出。

最后一幅是《十六骏图》,出自于南京画家雷晓宁的手笔,他特别擅长于画马,有着“江南一匹马”的赞许;由他创作的这幅巨型国画,里面绘制了12100匹奔腾的马。这幅画作当年在江苏美术馆展出的时候,在当地的画坛还引起了很大的震撼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